定了!这3所“双一流”高校学分互认、设备共用
近日,湖南省教育厅印发《岳麓山大学城高校学分互认、后勤共保、设备共用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拓宽学生进修和成长渠道,实现区域高档教育优良资本互惠互补、共建共享,打制岳麓山大学城劣势特色。实施线上优良课程学分互认。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将209门国度级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线上一流课程和省级精品正在线课程纳入三所高校学生互选课程,实行学分互认。此后各高校新增国度级线上一流课程、省级精品正在线课程和国度级省级其他类型线上课程,均及时纳入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范畴。激励各高校将其他优良线上课程纳入互选范畴。共建选修课程库。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逐渐铺开人文艺术、天然科技、经济社会、立异创业等通识教育线上线年秋季学期起,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各遴选2个学院进行课程互选试点,新入学学生须选修不少于2个学分的其他高校的选修课程(含线年秋季学期,各高校逐渐将试点范畴扩大到所有学院。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统筹优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系统,组织教师对同类型课程开展集体研讨,凸起各校同类型课程的劣势特色,实现差同化成长,更好满脚学生多样化选课需求。从2025年起,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每年各添加10门摆布学分互认的线下专业选修课、学科拓展课;到2027年,各高校学分互认的线下专业选修课、学科拓展课数量不少于90门(每校不少于30门)。打制互选微专业。中南大学依托数学、材料科学取工程、冶金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护理学等劣势学科,湖南大学依托化学、电气工程、计较机科学取手艺、使用经济学等劣势学科,湖南师范大学依托外国言语文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劣势学科,面向财产成长和市场需求,环绕特定学科专业素养或行业岗亭焦点能力培育,各自打制1—3个微专业,每个微专业开设4—8门课程,供各高校学不足力的学生进行校内和跨校选修。激励高校结合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建微专业,实施项目制讲授,摸索人才培育新模式。开设微专业的高校为修满全数课程学分的校表里学生,出具成就单,并取相关结合单元配合颁布微专业证书。摸索专业必修课程学分互认。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摸索共建同类专业的人才培育方案,对同类专业必修课程,实施学分互认,支撑学生到其他高校修读同类课程。各高校按照专业必修课程讲课环境,正在保障本校学生上课需求的前提下,创制前提为其他高校学生供给修读名额。逐渐鞭策校园“一”互通。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正在确保数据平安的前提下,加强手艺合做,操纵设备更新、、提标等体例鞭策校园“一”系统和设备逐渐兼容,鞭策实现各高校学生持校园“一”可收支其他高校的校园、讲授楼、藏书楼、体育馆及其他公共场合。稳步学生食堂。认为准绳、不为特例,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逐渐互相所有学生食堂,做好各高校学生餐卡转换互通,实现学生刷餐卡可正在各高校的学生食堂就餐。有前提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有前提面向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学生,学生持校园“一”和学生证每年可免费预定进入岳麓书院参不雅一次。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教师凭校园“一”(教师证)可免费预定进入岳麓书院参不雅。鞭策资本设备应享尽享。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按照后勤资本、设备设备的现实运转环境和承载能力,连系各高校师生利用需求,按照脚踏实地、应纳尽纳准绳,将具备前提的教室资本、图书资本、科研设备、体育场馆、锻炼场地、展厅展馆等纳入共享范畴。对临时不具备共享前提的,各高校要积极改善前提,逐渐扩大共享清单的笼盖范畴。三高校将正在2025年春季学期推出12门互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24门互选线下专业选修课程和学科拓展课程以及4个互选微专业,并食堂、体育场馆、藏书楼、仪器设备等36项资本设备。后续将连系现实逐渐扩大互选课程及共享共保资本设备的范畴。学校办学发源于公元976年开办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同址办学时间最长的高档学府。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档私塾,1926年正式命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全国16所国立大学之一。2000年,湖南大学取湖南财院归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以来,学校先后进入全国沉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扶植高校行列。学校下设27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汗青学、理学、工学、办理学、医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大门类,构成了理科根本、工科实力雄厚、人文社会学科独具特色、生命医学学科兴起、新兴交叉学科活跃的学科结构。具有本科专业8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机械类、从动化、材料科学取工程、电气工程及其从动化、经济学类、使用物理学、计较机科学取手艺等 |